此生未完成

未看完, 心得就是:总之生命完了, 什么都没有了

作者描写了自己得癌症后得经历. 和电影<滚蛋吧!肿瘤君>一类, 更多的不是励志,而是警示.

例如作者提到自己以前饭量大,吃得比较不控制, 晚睡.
这些习惯都会降低身体的免疫系统.

之前有个大胃王网红, 年纪轻轻也突然去世了. 暴饮暴食是种高危行为, 而餐馆的饭菜又倾向于高油高盐,更是进步提高了风险. 现代人吃饭不单是为了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,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消遣娱乐. 吃很多,但是运动消耗又少, 都变成了脂肪堆积在体内.

男人的菜市场

描写台湾风情菜场小吃小菜
如果不是台湾本地人, 不是特别有阅读的价值,就类似老北京生活的书只有北京人才能品出味道

其实如果一个人爱生活, 无论他在什么环境什么社会里,都能从生活中微小的地方发现美好.
就如同正写下这段文字的自己,在学会了做饭后,深夜此时煮碗青菜西红柿小面, 感觉也蛮好的.

豆瓣上一个读者的笔记:
初识刘克襄,大概是从《11元的铁道旅行》开始。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,蝉鸣不绝于耳,五台山先锋书店外的伞下几辆自行车歪斜地立着。在宽宽的过道里,它静静地躺着,封面上长长的铁轨尽头,古老的火车迎面驶来,边上是密集堆着的蔬菜和水果…

很美好的文字勾画出的画面.

中国缺什么 日本缺什么

作者提到虽然两国一衣带水,但实际上文化差异很大.
日本对服务有着高要求.
日本求一致性, 强调团队精神, 不太欢迎张扬个性和强调个人作用.
日本人爱规避责任, 个人不愿意承担责任.
提到中国如果想超越日本技术最后10%的差距,需要更大努力
中国技术人员的浮躁, 未能如日本技术人员静下心花20-30年来精益求精

日本进入老人社会, 新一待变成食草动物,少了二战后那代人的闯劲
日本本身历史上就是个封闭的国家,这里封闭指他们不太关心外面的世界.
天皇延续125年.历史被入侵三次, 也侵略过三次.
日本在其经济泡沫后的二十年经济虽未有高增长,通货紧缩,但其社会高度福利,治安教育发展很好. (近50%大学就业)

我们的新世界 葛林斯潘 The Age of Turbulence -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

包括葛林斯潘的自传和对世界经济的解读

葛林斯潘推崇市场经济.

思考问题:中国为什么在过去20年获得经济飞跃的发展?

  • 党开始采用市场经济, 并且引入外资, 释放大量廉价劳动力.
  • 放弃中央集权的经济控制,改成国有资本主义,以公司形式参与现代经济活动.
  • 固定汇率取消,避免利差交易
  • 外销成长模式,东亚经济成长
  • 中国外销模式: 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租用
  • 冷战结束后,释放了大量低薪劳动力
  • 日本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,使其国内储蓄极大, 国债本国持有.
  • 而美国国债由外国人持有
  • 1970年后市场经济在全国复苏
  • 市场经济和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方式控制(党的方式)是相互矛盾的
  • 从毛到胡, 其控制力在不断减弱

东亚经济的发展

引入外资,引入西方科技, 大量低成本受教育的劳动力.

印度经济

3%慢速温和增长的原因: 费边社会主义-即非完全市场经济
以发放执照方式控制企业经济发展.
中央政府控制的社会主义(超过100人公司,解雇需要政府批准)
印度的英文教育
印度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没有释放
与邓小平所作的变革相比, 作为民主国家的印度缺少变革的统治力

高科技

50-100年才出现, 引起长期的经济发展

拥有七个名字的女孩 The Girl With Seven Name

一个算是北韩富裕家庭的女孩脱北经历, 所以整个经历应该算不上血泪史,相信更多的脱北者经历更凄惨.
当然作者能”近乎独身”的在中国生存,并将母亲和哥哥带到韩国也是不简单.

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的生存能力, 她能够很快的掌握中文,英文. 无论在中国还是韩国都能获得白领的工作.

日常美国

作者 沈宁 沈钧儒先生(叔叔,七君子,国内第一届最高法院院长)和陶希圣先生(岳父,蒋介石侍从, 中央日报主笔)的后人, 南京生,上海长。祖籍浙江嘉兴 。陕北插队,后调延安剧团工作。,1977年考入中国西北大学中文系,毕业分配陕西省电视台制作电视剧。1983年夏自费赴美留学, 其母亲和岳父49年分隔两岸, 作为反动家庭,文革中遭遇可想而知.

作者本人应该属于追求平静生活的文人类型, 所以书中显示大加赞赏了美国科罗拉多州(美国心脏地区)的所谓主流美国生活方式. 提到美国中部白人居多, 保留着传统的美国价值观. 并且提到通过参与社区活动,他很容易融入美国主流生活. 从书中看他们属于双收入家庭,经济状况应该不错, 所以对没有的医疗,服务都感到满意. 从他的描述看, 很乐观, 或者说描述的是美国比较好的部分. 所以人人眼中的美国和选择如何在美国生活是很大差别的.

记得在公众号上看到一个年轻人,在中部读书, 对中部小镇这种平静生活感到迷茫, 而是选择到旧金山创业,而后觉得很难融入美国主流,而最终选择回国.

绝版李鸿章

此书值得购买,里面有大量的历史图片照片. 书中重要的篇章(图片)集中在李鸿章访问欧洲和美国, 当时在美国算是新闻热点-最古老的国家访问最年轻的国家.

小时很不喜欢看近代史, 觉得那是一个中国被凌辱的时代. 远不如汉代唐代或者所谓康熙盛世的辉煌和潇洒.
但现在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了, 比起僵硬的明清社会, 清末和北洋时期反而更加有活力, 那是个动荡而充满机会的时代, 有点类似古代的春秋战国. 各种思潮碰撞, 让一滩死水, 千年如一日的中国社会产生新的熵.

我记得在其它书上看到到作为被清政府派出国(德国)学习军事的段祺瑞提到,那时候他们感觉中国社会是充满希望的.

当然对于愚民管理下的老百姓阶层, 可能生活更加悲惨. 这个还需要去翻资料来考证

李鸿章的起家是靠淮军. 而甲午海战后, 上船的淮军死了不少. 战后李鸿章基本被挂空了, 在去欧洲美洲访问回来之后就负责河工,以及两广总督, 开始远离政治中心. 直到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, 才被北调回北京和洋人谈判.

书中描写的李鸿章成功原因:

  • 是个热衷做事的人,曾国藩评论其是爱做官的人
  • 不惜余力不拘一格提拔人材
  • 巴结上层路线

乔布斯传

中国人写的乔布斯传

乔布斯口才极好, 具有”现实扭曲”的原力.

Apple II的成功:

  1. 极简的人工界面
  2. 可扩展的能力(接口)

沃兹: Apple II的技术实现者, 不像乔布斯对公司有把控和日夜经营的强大动力. 后期沃兹退出苹果后,转向自己的孩子教育.

中国共产党不可说的秘密

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秦朝开始走的就是精英统治的中央集权制(郡县制度)
中央可以直接通知地方.

76年前, 毛试通通过人民监督党来加强权力控制.
76年后, 党初步退出个人的私生活, 而走向幕后.
并且实现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改革, 避免了东欧和苏联等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崩溃而导致的失败.

党和政府是一体; 党和企业是一体;

虽然退出个人生活, 但在党的内部, 个人依然需要绝对服从党中央的意识形态.

在经济上崛起之后, 邓时代的韬光养晦政策正在被放弃.

现实也正是如此!